藝術
ART
-
攝影師2024/12/23
《國家地理女性經典影像展》松菸開展!「阿富汗少女」等100幅作品、跨越百年的女性生命故事
於松菸盛大開幕的《國家地理女性經典影像展》,是台灣首個以女性為主角的世界級影像展,集結100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群像,傳遞充滿愛、智慧與力量的女性生命故事。展期自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4月6日止。
-
藝文展覽2024/12/23
《大美不言》嘉義場1月登場!穿越古今與東西美學,故宮 X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X 梵克雅寶珍藏鉅獻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共同呈獻的《大美不言》典藏精粹特展,將於2025年1月23日移師至嘉義故宮南院展出,再度邀觀者踏上穿越時間的沉浸式旅程,探索裝飾藝術的複雜工藝與創新。
-
藝文展覽2024/12/20
勾勒林口的美感生活日常:城市書房「人然humanature」開張,結合選書、咖啡與藝文策展
新北林口是全台人口最快速匯聚的行政區之一,而繼「胚pae venue」咖啡藝文聚所後,留白計畫團隊再次出手,打造全新場域「人然humanature」,融合選書、策展、古董家具等元素,描繪出理想生活樣貌,期待成為林口居民、城市旅人的心靈歸處。
-
藝文展覽2024/12/19
2024「承億亞灣藝術節」本週末亮相!雙展區同步開展,100+台日韓藝術家打造高雄最大藝文盛事
將於本週末(2024/12/20至12/22)登場的「2024承億亞灣藝術節」,集結台、日、韓百位藝術家共同參與,展覽內容涵蓋插畫、雕塑、繪畫、裝置等多種藝術形式,並開放免費入場參觀。
-
藝術家2024/12/18
全球最大「草間彌生回顧展」亮相澳洲!集結最新作「無限鏡屋」與「跳舞南瓜」等10件沉浸式裝置
即將於北師美術館推出的《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是台灣至今最大的草間彌生個展;同時間,遠在南半球的澳洲NGV(維多利亞國家美術館)也為全球最大規模的草間彌生回顧展拉開序幕。這檔同名回顧展《草間彌生》展出包含「跳舞南瓜」與最新力作「無限鏡屋」等10件大型裝置,其中許多作品不用入館也能看到!
-
藝術家2024/12/17
蓋亞高校《2073 ☆ 超異次元戰鬥!》聯合藝術展登場!攜手10位創作者打開次元裂縫,展現新生代能量
近日登場的《2073 ☆ 超異次元戰鬥!神秘病毒的襲來》聯展免費開放參觀中,由藝術集合組織「蓋亞高校」攜手10位創作者共同策劃,以一座充滿未來氛圍的虛擬學園世界為題,從視覺裝置到互動藝術等多元媒介,邀請觀眾走入次元裂縫世界!
-
藝術創作2024/12/17
從手心到線頭,堅定連接的香蕉絲:專訪噶瑪蘭族新社香蕉絲工坊
在協會總幹事偕淑琴的帶領下進入工坊一樓,約五、六坪大小的空間裡擺著不同型態的織布機具,藝師與藝生們正各自坐在崗位上,專心織著布料與織帶。織布機發出「卡答、嘟路」的聲響,像一曲安穩持續的節奏,在這節奏中,偕淑琴以悠緩溫柔的語調,細細介紹著藝師們手裡那看似與一般絲線無異、卻獨一無二的傳統智慧──香蕉絲。
-
藝術創作2024/12/12
設計人看過來!全國唯一電力主題設計競賽首度結合生態保育 創意募集中
發電與生態,似乎分處對立的光譜兩極;然而,透過精心安排與巧妙設計,兩者之間其實可以孕育出全新的互動可能性。台電長期以「一廠一特色,一處一綠點」為願景,依據各發電廠生態特色推動物種保育。今年不只推出「八大電廠、十個明星物種生態地圖」,更以「共尋、共生、共創」為主題,為全國唯一電力設計競賽——第25屆「瓩設計獎」注入新靈魂,邀請設計人透過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及創意品設計三大途徑,以嶄新視角描繪電力場域與生態環境共存共融的美好願景。
-
藝文展覽2024/12/11
Tilda Swinton特展在荷蘭!「Eye Filmmuseum」公布2025年展覽計畫,細數仙后與導演間的思想碰撞
專門收藏與推廣電影藝術的荷蘭博物館「Eye Filmmuseum」公布2025年展覽預告,其中最受矚目的計畫之一,便是由蘇格蘭演員「仙后」Tilda Swinton親自參與策劃的自傳式特展,將從「導演與演員的共創力量」切入,藉由Derek Jarman、Pedro Almodóvar、Joanna Hogg等人的作品,一覽Tilda Swinton不斷突破的演藝人生。
-
藝術創作2024/12/10
歡迎光臨纖維宇宙!專訪桌上行・纖維実験所:持續創造「纖維」與「生活」的共感與對話
從小喜歡畫畫的她,求學階段接觸的都是藝術相關內容,就讀南藝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時,她選擇了纖維藝術的組別,在編織的世界裡如魚得水。特別是在碩二那年,日本知名籃編藝術家關島壽子(Hisako Sekijima)受邀到學校舉辦工作坊,讓葉書聞從此打開了編織的全新視野。「老師帶著我們上山採集樹皮等自然素材,只教一些很簡單基本的技巧,要我們順應自己對材料的感受和想像來發揮。」不為特地用途而做、帶有實驗性質的創作,運用繞法塑型,讓編織從原本的平面走向立體。就像籃子同時保有內在空間與外在樣貌,葉書聞對於編織創造出來的立體維度驚豔不已,「那算是啟蒙我的一個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