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生活的可能 理想的空間關係指南
114
  • 共同生活的可能 理想的空間關係指南

共同生活的可能

2020 年 05 月號 第 193 期

《共同生活的可能》 


這幾個月以來,你比過去更常待在家裡嗎?自己或朋友有過居家上班的經驗嗎?走出家門,來到公共場所和人們相處時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窩居在家、離開辦公室、或重新回到公眾場域,隨著疫情來襲,身處的建築與空間,所代表的意義,不再是單純的硬體或空間設施。當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再日常,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與自己、與他人、以及與所處空間的關係。帶著這樣的心情,這次封面故事將一路穿越家屋來到廣場,我們想談的不僅有宅在家的生存美學,也想探問人們該如何患難與共地共同生活。


即使身在公共場所必須保持1.5公尺的社交距離,但空間距離並非真實距離,當我們更加理解創造讓眾人相遇的場所並非易事,或許更能珍惜公共場域裡,讓人不只相遇,更願意駐足、發聲、甚至彼此傾聽的無形氛圍。當場所精神不滅,我們即使獨立,也仍然同在一起。


058 窩在家也別有洞天 黃偉倫頂樓上的浩瀚奇想

062 居家工作的氣氛包圍法 鄒駿昇客廳裡的創作基地

066 RESET生活節奏 林姓主婦的居家自煮管理

072 歡迎光臨我的動森家 設計師方序中、李君慈

078 我們都是描寫家屋的詩人 哲學家巴修拉的空間詩學

082 當家成為一座孤島?王浩威、鄧惠文談居家上班

088 共同生活的無限關係可能

096 從無到有 公眾場所誕生中 蛇形藝廊夏日主題館20周年

102 不再擦肩而過 車站生活大平台 台灣舊車站改頭換面新挑戰

108 成為居民的Playground MVRDV如何設計迎向公眾的河樂廣場?

112 發聲與聆聽 當我們在文化裡的客廳彈琴 衛武營超人氣鋼琴的場所精神


解密封面視覺 


5月號La Vie雜誌封面視覺,回應了我們從疫情時期以來,從公共空間到社交距離的種種改變──像是保持1.5公尺社交安全距離、許多人經歷了居家隔離或居家自主管理,又或者是前陣子的app人潮熱點話題。


編輯與設計團隊,希望可以透過封面表現出:「即使在需要保持距離的疫情時期,在不同空間裡的人們,都還是能擁有彼此相互關心及交流的社會關係。」我們聊起這段時間以來,最觸動我們的故事和畫面,大家不約而同想起了義大利民眾雖然得居家隔離,但不改樂天熱情本性在陽台、頂樓上,串連演奏音樂、大聲合唱、或是隔空乾杯互相打氣的可愛畫面。


於是,我們想像出在一座城市裡,人們隔著距離也彼此互動的場景。我們希望這座城市,在人們彼此的關心下,仍舊擁有樂觀的色彩,因此選擇了高飽和、高彩度的城市色系。邀請插畫家繪製心目中,人們互動的各種狀態,最後我們不只挑選了「人類」角色,也挑選了「擬人化正在讀報的鳥先生」,正好回應這陣子因為人類減少活動,許多城市都有小動物,如鹿、浣熊、松鼠生機復甦,和人類和平共處的溫馨新聞。


MG_20200505110146840


這樣的視覺畫面,與我們想傳達的封面故事態度非常契合,無論是待在家裡、或是有機會重新回到公共空間,如何在社交距離下,仍然能保有彼此的關係和連結?這是5月號封面故事《共同生活的可能》想要討論的。


隨著這陣子台灣的疫情在大家持續努力下逐漸轉緩,對於可以回到公共場所的我們來說,我們更可以重新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如何一起建立起更棒的共同生活關係!

精彩文章

FE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