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雜誌

  • 雜誌出版2017/09/04

    大師交手,一場時尚與建築的社交舞

    無論在螢光幕前如何絢爛,時尚終究需要一個實體空間與消費者面對面。但什麼人才能不失分毫,設計出完整傳遞品牌概念的空間?大師品味終究要大師才懂,時尚與建築的登峰相會,不僅再繹經典,更出新意。

  • 雜誌出版2017/09/04

    RAW,找到和世界前線料理共振的頻率

    2014年底敞開大門的RAW,至今也快滿三年了。和一些只有初開幕時引爆話題的餐廳不同,除了在國際評比如「世界50大最佳餐廳」(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上屢屢告捷之外,江振誠兌現了承諾,把台灣放上世界平台,讓世界看見所謂的台灣味。他怎麼做到的?其實還是回到身為廚師最擅長的事,在這間餐廳裡,將台灣的食材和味道,與全球頂尖佳餚相互競美,然後發現原來雙方都有一樣的理念,進而做到概念上的連線。

  • 雜誌出版2017/09/04

    專訪 / 一吃就懂的牛肉熱魅力──米其林一星牛排教父鄧有癸

    今年四月,鄧有癸的第十間餐廳「CAPSTONE steakhouse」於高雄水京棧國際酒店登場,「教父牛排」旗下餐廳招牌餐點齊聚,原汁原味呈現經典,橫跨北中南的鄧氏牛排版圖儼然成形。

  • 雜誌出版2017/09/04

    精品巧克力的台灣味

    2017年6月底,世界巧克力大賽(International Chocolate Awards)亞太區結果出爐,「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可可法朋」、「福灣莊園」、Formosa Chocolate 及「莊式手工巧克力」奪下7 金11 銀6 銅,讓台灣巧克力在世界舞台上大放異彩。異域可可豆深埋在產業厚土之中,要靠職人澆灌才能破土而出。本月La Vie 特別專訪「畬室」主廚鄭畬軒和「可可法朋」主廚李依錫,分享他們持續耕耘台灣精品巧克力市場的精彩經驗。

  • 雜誌出版2017/09/04

    從美感出發 解放腦袋的實驗教育──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如果沒有特別說,一般到訪寶藏巖的遊客大概很難想像在台北這處獨特場域裡,居然還藏了臺北市第一所立案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自去年九月創立的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後簡稱為TMS),今年即將邁入第二年,學生也將從40位增加為兩屆80多人。在這座無牆、沒有制式教室、不須遵循傳統課綱的學習環境裡,將會為台灣實驗教育以及影視音領域,帶來什麼樣的不同呢?

  • 雜誌出版2017/09/04

    新銳設計的幕後推手──Margriet Vollenber

    在米蘭家具展(Salone del Mobile)的衛星展Ventura Lambrate 上端出創意的想法,對於年輕設計師來說是一大推銷自己的機會。而能以敏銳眼光聚集這些設計人才,並在展覽上帶來令人驚豔的設計趨勢,身為策展人的Margriet Vollenberg 可說是帶領此些新銳設計師登上更廣闊設計舞台的重要推手。

  • 雜誌出版2017/08/07

    做一個有情懷的匠人電商平台──專訪「東家」創始人朱見山

    從2015 年創立至今,以民藝手作為核心的電商平台「東家」,在四位聯合創始人及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6 歲的團隊努力下,成功打響「中國最大匠人手作平台」的名號,成為近年最受矚目的新形態電商。這次La Vie 特別專訪創始人朱見山,暢談東家如何一步步實踐「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的創立初衷。

  • 雜誌出版2017/08/07

    澄懷格物──我們讓自己成為專業手藝人

    澄懷格物工作室是林瑾洪和王雨創立的漆器和細竹編作坊。2012 年展開手工藝旅行後,他們拜手藝人為師,學了三年手藝。原本在上海工作的設計師,如何轉變成從事工藝的民藝人? La Vie 特別邀請澄懷格物與我們分享一路以來的經歷與感想。

  • 雜誌出版2017/08/07

    東西混血 重新定義喝茶美學

    不論是為追求靈感來源,或是放眼新興市場,跨文化的茶具設計如今相當盛行。西方的大方華貴和東方的沉靜若定,雙管基因齊發,混生之美一目瞭然。

  • 雜誌出版2017/08/07

    白金時尚風潮──專訪Permanent Age 創辦人林行雄、林多佳子

    高齡化社會正式到來,熟齡族的日常如何過得更精緻?在享受生活的同時,要如何跟上潮流,過得更有意思?「Permanent Age」林行雄、林多佳子帶你了解白金世代的生活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