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Vie雜誌

  • 雜誌出版2015/07/08

    兩天一夜山野之旅入門路線

    百岳之中也有不少入門路線,比如合歡山北峰的北鞍營地,全程只有4.7公里,雖然揹著露營裝備,依然是相當輕鬆的路線;此外,位於阿里山鄉的水漾森林,雖然高度只有1,800公尺,但獨特的地形而造成的堰塞湖,杉木枯枝倒映在湖水中,如夢似幻,也讓許多人趨之若鶩。

  • 雜誌出版2015/07/08

    明日銀行4.0─新型態金融服務重點在掌握生活脈動!

    數位科技、網路、社群媒體改變了生活行為,當出門可以不帶錢包但不能忘了手機成為日常現象,「去銀族」興起,讓傳統銀行重新思索金融生活的未來形貌。

  • 雜誌出版2015/07/08

    建築的協力者時代

    5月中,英國藝術大獎Turner Prize入圍者公布,居然有一組建築團隊Assemble入圍!在其作品中,建築師不再是掌握設計發言權的大明星,而是回歸至在地住民,眾多計畫與在地住民協力,扭轉傳統建築價值。

  • 雜誌出版2015/07/08

    台港正掀音樂募資浪潮

    太陽花學運、割闌尾計畫再再展現台灣驚人的群募潛力,如今這股熱潮與音樂接軌,成為創作者開源的新興管道。台港音樂募資正當紅,且看它如何崛起,未來又將面臨何種挑戰。

  • 雜誌出版2015/07/08

    六感的食藝

    捧在手心裡的碗,溫度與色澤同樣潤人;廳上自由絢麗的花藝綻放大地生命力,正迎接胃口大開的饕客;料理,從來都不只是食材與廚師的活兒,更是場在入席之前就已上演的藝術盛宴。

  • 雜誌出版2015/06/09

    天空的院子──從老屋出發的竹山文創力

    將上百年歷史的閩客式三合院的斷垣殘壁修復,卻又要保留古老工法,對連設計圖都沒畫過的人來說應是跨不去的難關。但憑著一股傻勁的何培鈞與表哥,以切石器一刀刀將豬圈石牆,化做小徑旁的石扶手與石桌、將泡爛的屋角補上實木與鋼丁,零散的老瓦片排成排水道。過程中遇上明朝文學家歸有光修葺百年老屋項脊軒的所有困頓─塵泥滲漉、雨澤下注都還算是小事,即使走著「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的漫漫長路、遇到父親意外成了植物人需要照護,也堅持不放棄老屋,寧可兩地跑、兩頭燒,不僅修屋,也要修復父親暫時迷路的靈魂,最後父親終得康復、「天空的院子」也正式開張!

  • 雜誌出版2015/06/09

    品牌力↗觀光集團的決勝點

    90年代國際化與自由化的浪潮,帶動台灣經貿蓬勃發展,國際商旅需求大幅成長,成就觀光集團十多年來各家爭鳴,紛紛成立新品牌的榮景。風格旅店大時代來了!聽聽集團的多角化布局、創新經營、帶人帶心的私房心法,你發現自己對完美服務不再視為麻痺,學到更多的將心比心。

  • 甫落幕的《2015臺灣文博會》中也有許多台灣獨立設計師品牌參展,圖為會展系列活動中高人氣的「品物市集」場景。
    雜誌出版2015/06/09

    台灣設計師品牌群教你邁向規模之路,分工致勝不要只靠自己!

    台灣設計師品牌因為市場的供需不相符,走向自創已成風潮,而這些自創品牌若想拓展規模,需走向分工與其他產業合作,設計、製造、行銷不再一手包辦才能走得更遠。

  • 《新富八十好歲食—老市場的記憶與新生》展場照。站在畫面中右方的,是默默看著自己受訪影像的呂娥阿嬤。
    雜誌出版2015/06/09

    新富市場八十歲的舊夢新生──再看一次巷內菜籃風景

    走過近一世紀的光陰,台北市新富市場從當時最先進的公共空間轉變為市定古蹟。裡面所沈澱的記憶,等待老年人們講述,也渴望年輕人們傾聽、繼而傳承。

  • 蔣勳 在池上找回創作的純粹
    雜誌出版2015/06/09

    蔣勳 在池上找回創作的純粹

    5月中,我們踏入台灣好基金會修復老屋打造的池上藝術村。擔任總顧問及首位駐村藝術家的蔣勳總面臨著絮絮追問,然而他卻始終恆有耐心細細回應。在那些一問一答中,蘊藏的是他對於藝術村發展的期待及池上的溫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