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展覽
-
藝術2025/02/20
史無前例的羅浮宮時裝展《LOUVRE COUTURE》!隨高級訂製服一探數百年來的裝飾藝術之美
史上第一次,巴黎羅浮宮以「時裝」為主角推出展覽《LOUVRE COUTURE – Art and fashion: statement pieces》,本展以時間為軸線,將45組時尚品牌及設計師的高級訂製服作品,與羅浮宮館藏共同陳列,探討時尚與藝術從古至今相互滋養的關係。羅浮宮裝飾藝術部總監兼策展人Olivier Gabet表示,這場展覽並不是要定義時尚是否為藝術,而是以時裝設計為稜鏡,為觀眾映照出欣賞裝飾藝術的嶄新視角,反之亦然。
-
藝術2025/02/19
當代藝術聯展《質譯》揭幕:集結塩田千春、劉文瑄、徐永旭等6位藝術家,探索材質的多重轉化
2025年2月15日在双方藝廊登場的當代藝術聯展《質譯》(Material Metamorphosis),集結彼得.亨特納(Peter Gentenaar)、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橫溝美由紀(Miyuki Yokomizo)、劉文瑄、黃裕智、徐永旭等六位國內外藝術家,展覽聚焦於傳統創作媒材的轉化與延伸,探索材質與外在的對話。
-
藝術2025/02/18
到日月潭看草間彌生《南瓜》!漢來日月行館蒐羅8件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之作,呼應四季湖景律動
去(2024)年甫開幕的「漢來日月行館」坐落於日月潭涵碧半島的隱密湖畔,結合頂級旅宿與當代藝術,於飯店空間展出8件來自國際大師與在地工藝家的作品,為藝術愛好者、旅行者和文化探索者開啟無與倫比的心靈饗宴。
-
藝術2025/02/17
我們都是未來的原住民——長尾洋個展《Amalgam》:拼貼古老祭儀與自然世界,留住正消逝的事物
日本藝術家長尾洋(Nagao Yoh)個展《Amalgam》,即日起至3月2日於奇想會登場。長尾洋對哲學、人類學、民族學深感興趣,創作以拼貼技術為核心,結合繪畫、壁畫等形式,藉藝術展現人類文化與文明的延續,同時反映出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藝術2025/02/13
台灣雕塑展《此地-他方》在柏林!3C建構古文明、佛像打瞌睡,看藝術家如何「轉渡時空」
《此地-他方》呈現臺灣當代藝術家們於「此地」及「他方」之間的游移探索,關注兩者交相作用中屢屢變動、常經改寫並重新詮釋的今昔記憶與未來歷史。本展匯聚8位臺灣藝術家:張乃文、康雅筑、林書楷、林育正、劉千瑋、劉柏村、涂維政、吳孟璋,展出作品囊括鋼鐵、石雕、織線、布料、現成物或拾得物等多元媒材,構成8種獨到的「時空轉渡之術」,讓觀眾得以立足現時此地,碰觸到既真實又虛構的彼時他方,嘗試「歷史性地思考當下」。
-
藝術2025/02/13
日本女性抽象藝術群展《纏繞》!從橫跨百年6位藝術家一探日本女性群像
亞紀畫廊群展《纏 繞 - 日本女性抽象》將於2025年2月28日揭幕,展出自20世紀初至今6位日本藝術家的創作,聚焦跨時代女性在抽象藝術中的不同嘗試,窺見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與經驗轉變。
-
藝術2025/02/12
袁廣鳴個展「向黑潛行」將登場!展出3件影像與裝置:即使被黑暗包裹,仍能向著希望堅毅潛行
繼2024年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後,袁廣鳴帶著當時展出的《日常戰爭》、《扁平世界》以及全新創作《呼吸的黑洞》,於2025年2月15日至5月17日舉辦個展「向黑潛行」。
-
藝術2025/02/03
國美館2025展覽6選!攜手龐畢度中心探索藝術中的「聲音」、聚焦台灣藝術各創作世代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稱國美館)2025年度展覽規劃延續上述理念,持續規劃典藏常設展、資深藝術家研究展,關注臺灣藝術各個創作世代的發展,希望觀者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更瞭解與土地和時代息息相關的歷史;同時透過更多國際的交流合作,向外探索及連結,尋找臺灣藝術在國際視野上的獨特定位。本篇盤點2025年將登場的焦點展覽:
-
藝術2025/01/31
巴黎羅浮宮將大規模整修!規劃新入口,為《蒙娜麗莎》打造專屬展廳
巴黎羅浮宮(Louvre)將大規模整修,其中,除將規劃新的入口,也將打造《蒙娜麗莎》的專屬展廳,屆時需購買特別門票才能欣賞這幅名畫。
-
藝術2025/01/13
大樹成木材後,仍有回歸自然的可能?《耿傑生:回到自然捲》藉木工技法重構材料的「生命時間序」
以木雕為雕塑創作起始的藝術家耿傑生,思考:「那一塊木板和一株植物的差別是什麼?」他在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展覽《回到自然捲》中,將木板、植物放上「時間軸」重新看待,將它們視為同一種物質,但分屬無生命、有生命的兩端,透過木工技法探討物質回歸自然性狀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