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
-
藝術2013/06/17
街頭的便利設施 IBM智慧互動廣告
一整天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接收了無數的廣告訊息,然而有哪些是能夠真正進入人們腦袋裡,甚至是影響了潛意識裡的行為。對於匆忙的現代人來說,務必要是趣味性高且前所未有的內容,最好還能帶入社群概念的廣告,成了最佳行銷方式。
-
藝術2013/06/14
百年美術館的當代新解─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
如何讓古典與當代交融,讓自然光線引入高聳的新哥德建築中,讓如教堂般的神聖博物館親近大眾?建築師Cruz y Ortiz Arquitectos與Jean-Michel Wilmotte歷經10年,由內至外終於改建完成的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提出解答。
-
藝術2013/05/21
『午夜時分』數位影片助學計劃 讓世界看見文字無聲的力量
文字是充滿力量的,而唯有教育能讓弱勢的孩童們擁有這股力量。2013年萬寶龍延續「Signature for Good」助學計畫,與紐約時代廣場、翠貝卡電影學院、以及尼爾森‧曼德拉基金會等聯手合作,發起了一項別具意義的「午夜時分 Midnight Moment」數位影片」計畫;期待藉由將南非人權鬥士尼爾森‧曼德拉所書寫的文字製作成《文字的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系列影片,並於四月間每晚11點57分至凌晨12點悄悄於時代廣場的各螢幕播出,讓世界重新看見文字無聲的力量!
-
藝術2013/05/16
改變城市的藝術力量
現在,藝術不再是曲高和寡、艱澀難懂的詞彙堆疊,存在於你我生活中的藝術,正以親近的語言與我們溝通。在提起行囊飛向無牆藝術之旅前,La Vie先帶你一起觀察這股藝術風潮的演變,以及了解藝術改變世界的現在進行式。在《藝術與城市》中,南條史生曾寫道:「我希望別再聽見藝術是『說之無用』」的論調。對人類來說,人類無時無刻地與藝術共存,未來也是如此,這是再清楚不過的了。」藝術不再侷限於美術館內,在生活中的藝術隨處俯拾可見。這樣的無牆藝術,不只是公共藝術,並以雙年展、設計之都、文化之都等各種姿態,在城市、在鄉村中發生,開拓住民視野的同時,更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狀況。
-
藝術2013/05/06
Orly Genger繩索藝術之麥迪遜廣場公園的奇幻異想
最近,麥迪遜廣場公園則被極為龐大而鮮豔的紅、黃、藍圍牆給層層包圍,引起不少路人的注意,原來是一向以繩索為創作素材的藝術家Orly Genger其最新作品《Red , Yellow and Blue》,Orly Genger回收龍蝦場廢棄的繩索(捕蝦繩),耗費了近9000個小時以及140萬呎(相當於20個熨斗大廈的高度)的繩索,以其擅長的編織方法勾勒出一條條如髮辮般的造型再塗以顏料,並將之排列成如此壯觀而眩目的波瀾壯闊!
-
-
藝術2013/04/16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催生者─獨家專訪古根漢基金會榮譽主席Thomas Krens
今年4月,種子計劃邀請了打造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的催生者,現任古根漢基金會榮譽主席的Thomas Krens來至台灣,分享其美術館的經營經驗。Thomas Krens與私人企業的策展合作、全球連鎖化的美術館經營模式,也使其備受討論。在官方財政逐漸萎縮、私人經濟力量逐漸龐大的當代,美術館的美學經濟該如何發展?Thomas Krens要我們不能小看這股文化的力量,帶你看見他認為的藝術與商業的平衡點。
-
藝術2013/04/15
與水母共舞 Linden Wolbert真人版美人魚
美麗又具有功能性的人魚尾巴也很吸睛,由藝術家Allan Holt花費好幾個月製作,首先用玻璃纖維的模具複製Linden的身體,再注入高品質的矽樹脂,上色後的人魚尾巴閃耀色澤,讓Linden穿上後在海水中美麗的優游,就像童話故事成真般夢幻。
-
藝術2013/04/10
狂舞瞬間 Holi Festival斑斕色彩慶典攝影
春天的綠意象徵了解脫,令人想起電影《布拉格的春天》,改編自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布拉格的春天也是捷克曾經發起的自由運動。生活,可以是輕盈的,同時也有沉重的地方,兩者緊密連動,然而不論選擇了什麼,當春天來臨時,同樣可以開啟全新的期待。
-